《花少3》的探索远不止“流放”陈柏霖
在和大部队相会的集合地——南非,此前见到的动物比人还多的陈柏霖,除了即将见到小伙伴的期待和开心,同时涌动的还有忐忑和不安,“会不会想念‘流放’的日子呢”。另一边,7人小分队对于陈柏霖的归队,兴奋、搞怪、好奇心理成为主流:他能否跟上我们的画风,会不会觉得我们吵死了?
旅行应该属于一个人,抑或是一群人?这也许是本季《花儿与少年》执着探讨的一个问题。和怎样的旅伴共度旅程,关系到你沿途所见的风景终将会以何种姿态留下来。一个气场不合的伴侣,当然是破坏游玩兴致的不稳定因素,而一群人随时沸腾的温度,又可能影响到旅程中偶尔对清净的需求。
两种旅行姿态投射的差异贯穿这趟“分开旅行”的始终:被“流放”的陈柏霖,他的强大与弹性固然很大,但骤然离开舒适区的忐忑与陡然回归集体的不适,更丰满诠释了一人旅行的开阔和孤寂;7人团队的旅行,解答了更多生活里如何在集体中自处的人际哲学,当你以团队为单位面对问题,解决问题也最好是大家群策群力。当两种差异交织相遇并迅速融为一体,你会发现吴梦知所说的结论是真实而入世的,“年轻人的世界,比以为的有更大的包容性。”
大众传播心理就是这么奇怪。一方面,我们自己踏上旅途时,耳提面命要秉持“出门在外,以和为贵”;另一方面,围观明星旅行时,很多人又自动认为,一群明星凑在一起,怎么可能不起争执。本季《花儿与少年》遭遇的审美水土不服,集中在矛盾、冲突在节目内容里的缺席。
第5期到来,节目的和平叙事愈显熟练。花少团丛林探险,爬树太艰难,看出娜扎想要放弃的纠结,杨祐宁一直从旁鼓励。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宋祖儿,1998年出生的小姑娘第一次和陌生人远行,妈妈一万个不放心,熟悉节目规则的都知道,开始录制前嘉宾要交出自己的手机和钱包,而宋祖儿的妈妈怕女儿路上没钱花,偷偷在女儿鞋子里塞了两百美金,直到宋祖儿抖掉鞋里的沙子,才无意发现妈妈的用心,一路上叽叽喳喳、积极阳光的小女生瞬间泣不成声。这几幕,戳中了屏幕外众多花儿与少年们的软肋。
仔细一想,这些画面是不是很熟悉?集体旅行中由谁主导大家的路线,旅行中体验冒险项目时想玩又怕的心情,与不太熟的伙伴在旅程中临时组队的磨合,你妈妈可能也在你不知道的行李角落塞满牵挂……种种场景与普通人的旅行一一重合。我想这就是《花儿与少年3》选择多空间叙事的理由。它要让节目之外向往旅行的花儿与少年们,看到应有的、熟悉的旅行常态。
回过头看节目的分期主题,“狂欢与‘流放’”、“焦头烂额的狂欢和我真的不太好的孤单”、“亚马逊历险&你在非洲想念谁”、“我们要飞跃多少个时区才能相遇”,剔除这层文艺感的包装,皮下是我们每个人在旅程里会有的遇见。一张机票,一箱行李,一段新风景;几天的时间,十几顿不一定合胃口的饭,还有一群陌生人。哪有那么多的CP和是非呢?
印象最为深刻的,是花少团成员在第五期南非汇合前后的微妙心态。刚刚与大部队碰面,陈柏霖内心有游移,“我会先看看他们相处的节奏和状态,我当个看客,也可以”,也对伙伴坦承不可思议,“看到你们在我面前吃饭,感觉很神奇,我一路上看到的动物比人多!”当江疏影一如既往打打闹闹开陈柏霖玩笑,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应,她事后承认是会有莫名其妙的心情。
华晨宇为节目制作主题曲《寻》,MV中有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:双屏画面,不同色调,它有意在呈现一个“两个世界”的对比与拼贴。最新这集《花少3》,力图完整反馈这种想要融合而又不得不直面差异的矛盾感。过程中,你就看到了人物截然不同的一面。陈柏霖一边想要加入大部队,一边在遇到大家后表现出各种不适应,对成员的观感各有刷新,最重要的,是他对融入集体这件事不疾不徐。张若昀、杨祐宁、江疏影,与陈柏霖本人亲疏关系不尽相同的三个人,所持的认知和担忧又不一样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,旅行当然不仅风土人情和所见所闻,想想看,播出5期的《花少3》,都发生了些什么呢?说到底,旅行节目好看与否,当然不是游玩本身,所有的人物都在旅程中鲜活生动。
比如,聊到选导游,大家开玩笑选娜扎最有戏看,杨祐宁故意逗娜扎,一定要让她当导游,然后看着满脸拒绝的娜扎发笑;比如,宋祖儿打电话给陈柏霖,报告他们迷路又找对方讨食物,陈柏霖受惊感叹小女孩年轻却生猛;比如,张若昀被选为导游,自嘲“巴西贵公子再见,南非老司机上线”,遗憾表示自己很向往非洲,当导游后要付出很多精力,就没办法单纯投入玩耍;比如,计划好迎接小伙伴,陈柏霖推算大部队应该会走的路线,结果当小伙伴们从另一方向走过来,他满脸荒唐和被打击,你们为什么会走这条路……
你大可以说这些欢愉和感慨是转瞬即逝的,或认为它们稀松平常,但什么样的感受又不是瞬间的呢?
编辑|厂长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